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13篇),欢迎阅读参考!
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引导全县幼儿园、小学、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保障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三、重点任务
(一)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1、不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创设良好游戏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发丰富适宜的游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
2、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不得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幼儿园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一名幼儿,要主动会同家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平稳、愉快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3、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引领各幼儿园充分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把握入学准备需要全程准备、长线准备,并贯穿至整个学前教育阶段,确保幼儿在三年的时间里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能力及习惯等,逐渐积累入学相关经验。
(二)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1、准确把握学情,优化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跟小学教研室积极沟通,要求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要求,根据学情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更多考虑课程的连贯性。教研室要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
2、举办“幼小衔接”家长会,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在县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与施教区内的幼儿园联合举办“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小学的衔接课程、特色体验活动等,增进家长对小学的了解,指导家长做好子女的入学准备工作。在新生名单确定后至入学前,小学及早建立信息平台,提前开展家校配合工作,及时将入学相关信息和要求告知家长。建立与完善家校合作细则,通过走访、电话、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建立“幼小衔接”教研机制,合理配备低段师资。建立“幼小衔接”教研机制。倡导一年级教师定期观摩幼儿园活动,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幼儿学习方式。小学要合理搭配一年级各科教师,选择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利用暑假进行一年级教师专项培训,让教师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为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做准备。
(三)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校外培训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要求,严禁对3到6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组织安排教育活动,坚决不组织幼儿参加与小学教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试。对以“幼小衔接”为名目强化应试、超前教育,超课标教学的培训机构,教育局相关部门将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根据情节,责令停止招生或吊销办学许可证。
(四)开展联合教研。
完善教研体系,在六大片区教研责任体中各加入片区内小学教师参与片区联动教研,定期组织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幼儿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定期举行“幼小衔接”专项调研与专题研讨活动,大力推广“幼小衔接”的典型经验,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五)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方面的困惑及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1年10月底以前)。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组,完成幼小衔接试点园(校)的遴选及县级专家团队的组建工作。
(二)实验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6月)。2021年10月底前,试点园(校)同步开展工作,完成幼小衔接工作部署及教师教研培训等工作。2021年11月开始,幼小衔接试点园、试点校进入实验阶段。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2年9月起)。采取实践探索与总结交流同步推进的方式,及时宣传推广试点园(校)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试点园(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全面推行阶段(2023年3月起)。全县幼儿园、小学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成立“平陆县教育局幼小衔接推进工作领导组”。引导试点园(校)研究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形成行政推动、教研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主动衔接、督导检查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督导检查。
加大贯彻落实《纲要》、《指南》和小学起始年级教学要求的督查力度,严禁幼儿园提前教学小学课程,督促小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实施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不拔高要求,不加快进度。同时,将定期审查幼儿园、小学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并适时收集相关的实践反馈信息,为持续改进与完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依据。
(三)成立专家团队。
吸收教研人员,骨干校、园长,骨干教师等专业力量,组建专家团队,为试点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建立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让所有教师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天性。
(四)加强宣传引导。
定期举办“幼小衔接”专项调研与专题研讨活动,大力推广“幼小衔接”的典型经验,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合力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帮助、陪伴儿童平稳过渡,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2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全面推进全区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实施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以“游戏”为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开设“学前班”;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全区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区开展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双向衔接”示范区、试点园(校)创建工作,在示范园和试点园(校)探索推进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区幼儿园和小学全面推行。
三、重点任务
(一)示范引领,全面推进。自治区、盟市创建示范区、试点园(校),示范区和试点园(校)要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教研培训,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建立联合教研机制。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指导开展教研活动。鼓励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
(二)在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游戏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开设“学前班”;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各民族语言授课幼儿园要将学前学会普通话纳入入小学准备教育,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听懂、会说普通话。
(三)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要把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年级上学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国家主要课程,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强化儿童探索性、体验式学习;改革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重在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逐步适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完善政策举措,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二)加强督查治理。要建立健全长效机构,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法管理范畴。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和自治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英语)培训。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对学前儿童开展培训的培训机构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举办学前班和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小学要严肃通报处理,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见和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动幼儿园科学保教,按照《市教委关于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津教委〔2018〕24号文件的指示精神和市教委转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强万岭
副组长:牛在景李寿强任兆刚
成员:李树雄张方张洪杰李建华
各街镇教委主任
二、提高思想认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文件精神,落实《市教委关于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科学开展幼小衔接是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区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小学扎实实施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个别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个别小学“零起点”教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种现象应予纠正。
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教育观的有效途径。要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健全工作机制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配合,同步行动。通过召开“幼小衔接工作部署会议”进行行政推动,学前科、普教科挖掘和发挥机制优势,创新教师发展平台;教研室加强方法和路径引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督导室注重过程监督与评价,保障育人效果稳步提升;园所学校构建育人新模式,确保教育内容贯彻落实。要在加强行政保障的同时,注重业务指导与跟进,形成“学前科、普教科、教研室、督导室、园所学校”五力合一。幼儿园和小学要密切联系,加强两个阶段教育的双向衔接。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四、落实工作要求
1.为推动幼小双向衔接落地生根。根据地理位置与办学特色,各街镇教委为所属小学与幼儿园建立对口关系,构建行政监督下的“幼小双向合作共同体”,建立“一校一园、一校多园、多校一园”的跨学段多类型合作育人新模式。
2.对全区幼儿园教师以及一年级的各学科教师进行“如何做好幼小双向衔接”的专题性培训。让教师共同承担具有衔接意义的教育任务,使广大教师明确目标、找到方向、发现对策、增强信心。
3.各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创设良好游戏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发丰富适宜的游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得提前进行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的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形式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完善工作制度,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占用幼儿睡眠、运动和游戏时间。与家长协同,与学校协同抓实习惯培养。借助游戏活动、日常活动、主题活动进行能力培养。
4.各小学将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开学1—3周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适应的缓冲期,学校可以邀请幼儿园老师、儿童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适应期教育中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形成遵循发展规律、家园校共育的育人新模式,为区域整体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孩子们建立成长记录袋、电子成长手册、入学直通车手册等,跟踪和记录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成长轨迹。紧紧围绕幼小衔接,注重幼儿生活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幼儿潜能的开发,注重幼儿阅读、理解和倾听习惯的培育,注重幼儿认知、情感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促进幼儿全面、富有个性、可持续的发展,提升幼儿适应小学学段的心理能力和社会能力。
5.科研引领,确保“幼小双向衔接”科学有效。教研室要对儿童的经验和期待进行深入研究。一切从幼儿的生命成长规律出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注重研教结合,用课题研究引领幼小衔接工作,在小学适应期教育中,注重研教结合,不再把完成课时计划作为首要任务,而是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注重成人成才,主动向幼儿园的大班教育靠拢、提升,从校园学习、行为能力、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安全自护五个维度不断强化和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每个孩子能够从幼儿园自然地走进小学生活。
6.资源共享,促进“幼小双向衔接”提质提速。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小学的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幼小双向衔接的活动。为实现优质教育均衡、高位发展,要依托天津市示范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建立辐射全区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实践基地,实现信息助推,资源共享。把幼小衔接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共同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专题研究、学术论坛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7.宣传引导,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各园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消除家长“跟不上”的担忧,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形成教育合力。转变帮助家长、教师指导孩子养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过渡的良好习惯,形成幼小双向衔接的互助发展模式,共同营造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督导检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管理范畴。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小学“零起点”教学落实不到位等进行专项治理,及时通报并限时整改。
4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减缓衔接坡度,化解家长焦虑,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等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阶段性目标
到2021年9月底前,完成幼小衔接省级实验区和试点园(校)的遴选及省级专家团队的组建工作。实验区完成区域实施方案制定,试点园(校)完成入学准备实施方案和入学适应实施方案。
到2022年8月底,试点实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总结推广10个左右幼小科学衔接的典型案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幼小科学衔接教研、教学模式和经验。全省“小学化”“超前教学”“违规培训”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幼小联合教研模式初步构建。召开全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全省幼儿园、小学全面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到2023年6月底,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课程衔接、联合教研、家园校共育及动态监管等幼小协同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幼小科学衔接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2.主要举措
(一)扎实开展幼小科学衔接课程教学改革行动
1.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各类幼儿园要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小学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将入学准备贯穿到幼儿园三年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规范实施保教活动。旗帜鲜明反对和制止“小学化”倾向,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大班下学期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2.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各小学要强化主动意识,积极与周边幼儿园开展衔接,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适度调整班级环境、作息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学科评价、班级规则等,解决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过陡问题。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适度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坚持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创设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营造包容和支持的心理氛围,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操作和思维过程,重视形成性评价。尊重每个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教育指导,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二)全面开展幼儿园小学教研行动
1.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各地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将幼小衔接作为“十四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形成基于儿童为本、学情研判、突出教学方法、学生核心素养的衔接机制,积极探索跨学段、跨领域的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模式。
2.组建联合教研共同体。各地要成立由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学前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的联合教研小组,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幼小衔接教研工作。鼓励幼儿园与小学实现双向对接,建立幼小互访制度,建立学习共同体。每周定期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开展有效衔接专题教研,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走进幼儿园、小学开展现场教研活动。联合教研小组要主动搭建区域交流平台,组织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困惑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
(三)认真开展教师幼小衔接专业提升行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定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方案,加大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和本实施方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按照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和适应教育,切实提高园长(校长)、教师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专业能力。各地要主动搭建区域交流平台,组织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以及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儿童适时、适宜的回应与支持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家园校携手共育行动
学校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共育机制,搭建家园校沟通平台,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和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做好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儿童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了解超前教育的长久危害,主动拒绝超前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家园校有效沟通,实现家园校携手共育。
(五)深入开展违规办学行为综合治理行动
1.开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各地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0号)提出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要求,结合我省“双减”工作部署,集中开展对各类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在新学年开学后,幼儿园要对大班幼儿在校外参加学前班、幼小衔接班等情况进行摸底汇总,全面掌握幼儿参加校外幼小衔接的情况。对大班幼儿无理由不到幼儿园就学要进行跟踪核查,摸清幼儿去向,做好劝返工作,并向其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情况。针对摸排发现的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推动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在幼儿园门口散发“幼小衔接”相关的培训广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针对幼儿开展“小学化培训”,对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针对在园幼儿开展学科类知识培训,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等名义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的机构予以停业整顿,并列入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
2.坚决遏止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各地要将“小学化”问题作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严禁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或挂名参与幼小衔接培训,对存在类似行为的在职教师要坚决予以处理,直至吊销教师资格证,同时追究校长连带责任。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3.进度安排
(一)精心部署,试点先行。省教育厅加强推进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工作统筹,建立23个幼小衔接试点县(市、区)和125对试点园校,组建省级幼小衔接专家组(见附件),编写《江苏省幼小科学衔接指导手册》,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全面指导。鼓励各设区市和县(市、区)设立一批幼小衔接试点园(校),组建设区市、县(市、区)幼小衔接专家组,推动更多幼儿园和小学加入科学幼小衔接实践。2021年8月底前试点园(校)分别完成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入学准备活动方案和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入学适应活动方案,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省教育厅将在内涵建设项目中向幼小衔接予以倾斜,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宣传推广幼小衔接典型经验。
(二)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各实验区和结对试点园(校)每季度要对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经设区市教育局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基教处。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地要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试点成效、梳理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结对幼儿园和小学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实行常态化联合教研制度,加强在课程、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教师定期集中参加教研、培训。
(三)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系统总结本地区实践经验成果基础上,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健全完善联合教研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切实提高幼小衔接科学化实施水平。
4.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幸福的民生工程。各地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行政、教研部门、各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全面系统学习,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寻应对的策略措施,统筹各方资源,提供经费支持,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导检查,健全推进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幼小衔接开展情况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幼儿园、小学要实施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健全幼小衔接的科学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将按照有关要求对成效突出的幼儿园(小学)和教师给予表扬奖励,鼓励各地教育部门结合幼小衔接工作实际按规定对工作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幼儿园(小学)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学校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地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和小学超课标教学等错误做法,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三至六岁儿童发展和指南》和《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科学推进柳北区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现结合柳北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全区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通过创建试点校(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发展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柳北区幼小衔接管理机制
1.以柳北区教育局为行政推动,幼小科学衔接专家委员会为专业指导,以“行政+专业”为合力,大力推进本辖区幼小衔接研究工作,建立长效性的管理机制。
2.制定柳北区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结对联动、评价考核等机制,实现多方共促的实效性。
(二)组建柳北区幼小科学衔接专家委员会
邀请高校专家顾问,以及辖区教研员、优秀校(园)长组成专家团队,负责探讨、研究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用教科研来引领指导幼小衔接科学研究工作。
(三)遴选柳北区幼小衔接试点校(园)
1.结对搭建幼小衔接教育发展共同体,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在全区幼儿园和小学中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鼓励有基础、有成效的学校(幼儿园)在幼小衔接的重点、难点问题先行先试,率先突破。遴选柳北区“幼小衔接”试点校(园):
(1)雀儿山路小学+柳钢一幼、柳钢元宝源幼儿园
(2)雀儿山路二小+柳钢二幼
(3)北雀路三小+柳钢三幼
(4)三十五中及附小+柳锌幼儿园、艾乐幼儿园
(5)潭中路二小本部及总部+二机幼、向日葵恒兴名园幼儿园
(6)滨江小学本部及总部+滨江幼儿园、行知和兴幼儿园
(7)胜利小学+胜利小区幼儿园、柳钢北星明园幼儿园
(8)长塘中心校+长塘镇中心幼儿园
(9)沙塘中心校+沙塘镇中心幼儿园
(10)石碑坪中心校+石碑坪镇中心幼儿园
2.试点学校(幼儿园)组建校内教研团队,推进幼小衔接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推广有效的教育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方式策略。
四、实施内容
以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为主要内容,各学校(幼儿园)推进实施各项工作。
(一)四个聚焦:
1.聚焦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发展特质研究,构建“入学准备-小学适宜”双向贯通一体化活动课程。
2.聚焦“入学适应阶段”教学方式问题,研究儿童学习机理,幼小联合教研,教学双向衔接。
3.聚焦“入学适应阶段”评价问题,梳理区域“幼小科学衔接评价”幼小策略,以评价导向促进入学适应阶段育人方式的转变。
4.聚焦幼小衔接育人空间支持,创设幼小科学衔接课程体验空间,引领儿童亲历入学准备、入学适应课程的认知。
(二)四项任务:
1.培养骨干队伍,加强双向培训。
从小学、幼儿园遴选骨干老师,由专家团队系统对老师们进行幼小衔接的深入解读。
2.实验研究项目,探索有效课程。
共同制定研究项目并逐项实施,探索有效可行的幼小衔接课程。
3.组织各类评比,研制评价办法。
制定幼小衔接的评价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评比、检查活动,以此督促活动的开展质量。
4.举办成果展示,形成长效机制。
每个阶段形成有效的成果进行展示。阶段工作实施后,各校(园)要将幼小衔接的实验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探索。
五、实施阶段
(一)第一阶段(准备启动):2022年5月-6月
启动,进行授牌仪式,试点校(园)制定实施方案与计划。
(二)第二阶段(实施调整):2022年7月-2024年5月
围绕四个聚焦,四项任务及实施方案开展,可根据探索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三)第三阶段(总结提升):2024年6月-7月
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成果物化。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小学(幼儿园)要充分认识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完善工作举措,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加强督查治理。
建立健全长效机构,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管理范畴,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严禁以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英语)培训。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对学前儿童开展培训的培训机构;对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小学要严肃通报处理,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责任。
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见和有效途径,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并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科学育人氛围。
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遵义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幼小衔接和安吉游戏推广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工作,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供质量保障。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幼有所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是幼儿园去除“小学化”,完成好国家对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有效途径;是遏制拔苗助长,减缓家长、社会焦虑,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实践路径。将幼小衔接和安吉游戏推广为重点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湄潭县“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李魁寿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石晓丹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
何宝军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谢军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邬文强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成员:教育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学前教育教研员、小学教研员、各镇(街道)中心学校校长、县直小学校长、县直幼儿园园长、幼教集团龙头园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前教育股,邬文强兼任办公室主任,黄丽娜、石开洋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刘静、李诗红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原则,党组织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扎实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构建各级幼小衔接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强化幼小衔接工作保障。一是成立县级幼小衔接专项领导小组,强化幼小衔接工作保障;二是成立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项目研究团队,指导探索科学实施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的方法和策略;三是园(校)结合实际分层设立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领导小组,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三)强化各幼教集团和各“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教研工作。依托幼教教研交流平台,深度抓实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工作。各幼教集团(幼教教研交流平台)、“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辖区内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幼小衔接、游戏研讨、业务学习、角色互换等活动,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家长重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连续性,深度理解幼升小的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学习需求。同时充分挖掘集团内各园特色,打造亮点,为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营造有利条件。
(四)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机制。一是幼儿园要准确把握入学准备内涵,重点关注幼儿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规则意识、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教育,并贯穿三年教育全过程;二是小学要增强主动衔接意识,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不得加快教学进度。重点关注入学适应教育,制定入学初期的学习和生活制度,探索低年级在环境布置、设施设备、课程安排、作业安排等方面的改革;幼小双方共同关注“幼儿园语言和小学语文”、“幼儿园数学认知和小学数学”教育内容,探索价值取向一致、内容衔接的幼小课程体系。三是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双向合作的协同机制,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教研活动,共同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五)建立幼儿园和小学教研结对制度。结对园(校)要建立幼儿园和小学教研结对制度,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幼儿园和小学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解读幼小衔接内容,倡导以科研课题为引领,推动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围绕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找到适宜衔接路径,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每月中旬实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同上一节课(主要是幼儿园大班集体教学),同教一个内容,集体观摩专评,实现幼儿园、小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有效衔接。县教育局将幼小衔接纳入幼儿园、小学师资全员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定期举办观摩会、推进会,加强园校合作交流,提高县域内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成效。
(六)建立县级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基地园(校)和结对园(校),构建幼小衔接大格局。
(七)建立家、校、园三方共育机制。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重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的核心作用,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家园(校)协同育人机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意见或建议。衔接园(校)要成立“幼小衔接宣讲队”,积极向家长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幼小衔接政策要求,发放“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等,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和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积极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八)全面深化综合治理工作。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实施教育活动。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各幼儿园严格排查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情况,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及时向教育局汇报,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小学内容培训的校外机构和学校,以及以校外培训机构名义招收学前儿童实施半日制或全日制保育教育的将严肃查处,实施联合惩戒。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要严肃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九)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与宣传。县教育局组建“县级幼小衔接宣讲团”;各镇(街道)中心学校由中心学校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资源中心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组成“镇级幼小衔接宣讲团”;各幼教集团由龙头园园长、各成员单位园长和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组成的“集团幼小衔接宣讲团”;各县直小学(幼儿园)由校(园)长、分管副校(园)长、教导(保教)主任、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等组成“县直幼小衔接宣讲团”;分别对教师、家长开展政策宣传和系列培训,确保科学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各园(校)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宣传、树立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项目研究团队
组长:邬文强
成员:学前教育股、业务股、教研招考中心负责人、学前教育教研员、小学教研员、县直学校校长、县直幼儿园园长、各幼教集团龙头园园长及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指导团队全体人员。
职责:负责指导全县幼儿园探索科学实施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的方法和策略,以课程游戏化、游戏材料本土化为载体,构建更加顺畅的幼小衔接课程体系;指导各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幼小衔接教研、指导、评价、监管、考核制度。
(二)成立“县级幼小衔接宣讲团”
组长:邬文强
成员:心理学教师一名、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指导团队全体人员。
职责:负责对全县教师、家长开展政策宣传和系列培训,确保科学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宣传、树立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
(三)建立县级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基地园(校)3个
县实验幼儿园——县实验小学
湄江街道启明星幼儿园——浙大小学
永兴镇中心幼儿园——永兴镇完小
试点基地园(校)要结合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安排,负责制订幼儿园与小学结对衔接实施方案,接受幼小衔接领导小组和项目研究团队下达的目标任务,承担全县幼小衔接观摩学习及现场会工作,重点开展科学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示范引领全县幼小衔接教育改革,于2021年8月26日前上报教育局备案。
(四)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园(校)17个
湄江街道中心幼儿园——湄江四小
县实验幼儿园新世纪分园——湄江二小
湄潭县兰江幼儿园——茶城小学
湄潭县滨江幼儿园——湄江二小
黄家坝街道中心幼儿园——黄家坝街道完小
高台镇中心幼儿园——高台镇完小
新南镇中心幼儿园——新南镇完小
茅坪镇中心幼儿园——茅坪镇完小
石莲镇中心幼儿园——石莲镇完小
复兴镇中心幼儿园——复兴镇完小
兴隆镇中心幼儿园——兴隆镇完小
抄乐镇中心幼儿园——抄乐镇完小
天城镇中心幼儿园——天城镇完小
鱼泉街道中心幼儿园——鱼泉街道完小
洗马镇中心幼儿园——洗马镇完小
马山镇中心幼儿园——马山镇完小
西河镇中心幼儿园——西河镇完小
结对园(校)要把幼小科学衔接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紧密结合,负责制订幼儿园与小学结对衔接实施方案,于2021年8月26日前上报教育局备案。
(五)深入宣传学习,营造浓厚氛围
各镇(街道)中心学校、县直各小学、县直幼儿园于2021年8月30日前召开“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启动会,深入解读国家、省、市“幼小衔接”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湄潭县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细则(试行)》(见附件1)有序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营造学习氛围。县级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基地园(校)基地人员、幼儿园教师、小学低年段教师及教研人员等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及《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传达相关精神,提高家长和社会知晓率,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各镇(街)中心学校、县直各小学、县直幼儿园、各幼教集团要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县级试点基地园(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科学推动双向衔接。
2.强化专业引领
各镇(街)中心学校、县直各小学、县直幼儿园、各幼教集团在县“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教育方式、评价制度等进行全面改革;将幼小科学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幼儿园要根据“湄潭县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教研计划,与结对园(校)制订联动教研计划,及时总结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3.完善机制建设
3个县级试点基地园(校)和17个结对园(校)要因地制宜开展联动教研活动,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动教研;3个县级试点基地园(校)每年至少承担1次县级观摩活动;各园(校)积极探索幼小衔接工作机制和教研机制,及时梳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成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联合教研制度,并通过举办现场观摩、线上经验分享等形式在全县推广。为实现2022年全面推动我县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经费保障
各镇(街)中心学校、县直各小学、县直幼儿园、各幼教集团要保障幼小衔接试点基地园(校)工作经费,本着节俭、务实、高效原则推进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六、其他事宜
(一)“湄潭县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启动会”拟定于8月中旬召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各级各类幼儿园全面开展幼儿园无“小学化”排查工作,按照《湄潭县幼儿园办园行为暨“小学化”专项自查表》「见附件2)和《湄潭县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及材料提供自查表「含各区域示例及材料整理表」》「见附件3)制定整改方案,确保2021年秋季学期全面完成整改。
(三)资料上报。实施方案、启动会简报、教研计划及后期各单位总结的经验与好的做法均上报至邮箱:1181910818@qq.com。
(四)幼小衔接工作将纳入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年终考核和年检工作中。
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通知精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共育工作,强化幼小协同合作,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主要举措
(一)科学研判,建立实验区共同体
工作小组对辖区内小学、幼儿园进行情况分析,选择优质小学2所、幼儿园6所作为实验点,成立幼小科学衔接共同体。其中,北城小学和地直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迎春幼儿园结成第一共同体,清河路第一小学和文峰幼儿园、阜纺幼儿园、育英幼儿园结成第二共同体。
「二」强化教研,推动幼小科学衔接
1、幼小衔接纳入教研工作计划。
▲(1)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实施《幼儿园指导要点》,促进幼儿园的各项发展目标落实。
▲(2)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
▲(3)注重幼小教育教学方式相衔接。幼儿园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和相关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美好向往。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落实国家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2、强化园校联合教研。
区教研室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与学区内试点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制定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引导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交流,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
幼儿园尝试以《入学准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助力幼儿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活动。小学各学科结合《小学指导要点》开展幼小衔接在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认真制定教案。
做到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
3、加强学习,增强衔接意识。
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指南》《意见》,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发挥教研部门和一线骨干教师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增强教师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
4、增进家园(校)协同有效沟通,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试点园(校)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幼小衔接系列讲座等多种家校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5、切实加强课程实施日常监督。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6、定期集中交流研讨,探寻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优化教学方式。
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学校要定期开展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总结。
1、制定实施方案和制度标准,完成8所试点园校幼小科学衔接考核工作。
制定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师资培训计划,形成考核机制。试点校、园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制度标准,成立校、园级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
2、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区级管理团队培训,发挥关键人群核心指导力。
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带头,试点园校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等组成区级管理培训团队,组织试点园校“走出去”,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环节,提高关键人群的核心指导力,有效指导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3、发挥试点园校帮带作用,加强业务指导。
试点园校制定整校推进方案、管理制度、培训方案等,成立校级队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带全区各校,形成示范引领,起到辐射作用。
4、组织专家、名师系列讲座,成立校级幼小科学衔接培训团队。
全区中小幼儿园、各中心校选派园校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组成校级培训团队,邀请专家、名师开展系列讲座,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培训,使幼小教师以促进幼儿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学习有效帮助幼小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
5、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助推学校整校推进。
依据培训工作中心下移原则,在培训校级培训团队基础上,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发挥各校园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增强教师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督导,把准幼小衔接方向
教育督导部门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畴。
▲一是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督学督导工作计划,责任督学在督导时重点督导幼儿园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
▲二是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督导评估中,并作为幼儿园和小学常规检查、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的重要内容。
▲三是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督查力度,不定期组织督学进行专项检查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情况。
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区教育局定期进行培训、研讨、督查,提高站位和认识,把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正确把握目标和重点,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四不”,即不走样、不跑偏、不打折、不放弃。统筹各方资源,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导,把准方向
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等违反规定的园、校,实施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
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要通过颍州教育在线、报社、网络等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科学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推广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树立科学导向,形成生态环境圈。
各校、园利用家长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引导家长社会人士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自觉支持和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要及时总结宣传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全方位促进衔接工作向深度和高度延展。
8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
《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
《指导意见》强调,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制订本地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要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要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以县(区)为单位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先行试点,分层推进。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幼小衔接试点,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入学适应指导要点》)分别对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强调,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要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入学适应指导要点》要求,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
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浅谈语文
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三、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家园校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四、主要任务
(一)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五、主要举措
(一)做好幼小衔接政策落实。幼儿园和小学应严格执行当地入学政策,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用好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做好幼儿园和小学学籍的衔接工作。
(三)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根据国家修订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教育期,严格落实国家对有关适应教育的要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的幼小衔接课程。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16个发展目标有机融入小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中。
(四)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引导园长、教师、家长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幼儿园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逐步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望和向往,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照搬小学教育内容、方式、环境的行为。
(五)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各级教研部门要明确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幼教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幼小衔接教研工作,促进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跟踪指导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适应教育,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各级应设立幼小衔接专项课题,引导教师及教研人员开展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幼小衔接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
(六)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阶段,采取为家长举办专题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幼儿园(小学)园(校)长寄语幼升小家长”、幼小衔接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回应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七)健全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等级评定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现评价全覆盖。评价周期依据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确定。开展幼小衔接示范园(校)建设工作,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激励作用。
六、进度安排
(一)试点先行,分层推进。各省辖市要坚持“统筹谋划、试点先行”原则,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实验区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结对试点园(校)原则上应在同一学区内。各省辖市可推荐1-2个县(市、区)作为幼小衔接实验区,每个实验区确定3-5所幼儿园和3-5所小学作为试点园(校)。遴选试点园(校)时要兼顾城乡不同性质,为下步幼小衔接工作全面铺开积累多样化的实践经验。相关名单和实施方案请于2021年7月25日前报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试点园(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试点园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试点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二)加强培训,注重实效。省教育厅成立省级专家组,遴选具有儿童发展研究基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专家,2021年8月底前,完成对实验区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试点园(校)长及部分教师的专项培训。11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实验区有关人员培训。建立省、市、县、中心校四级培训体系,逐步实现有关教师培训全覆盖。
(三)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科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四)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系统总结本地区实践经验成果,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省、市、县、中心校联合教研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2023年底前完成。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本地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筹各方资源,提供经费支持,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部门协同。省教育厅将会同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步骤,细化工作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治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各地要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发挥教科研部门和专家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对成绩突出的小学、幼儿园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小学、幼儿园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0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11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
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具体实施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幼儿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学习工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次,通过适当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4、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并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幼儿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同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幼儿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或邀请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出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幼儿上一节语文课,让幼儿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小衔接系列教学方案12
一、指导思想曙光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14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14年2月—3月)
1.以年级为大单位各班为小单位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每个班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小衔接指导策略”科学制定的发难。(见附件1)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学在各个途径查询资料、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指南》,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14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系列教学方案13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