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
篇一:正比例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引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用投影逐一出示下列题目,请同学回答: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行驶120千米,3小时行驶180千米,4小时行驶240千米,5小时行驶300千米,6小时行驶360千米,7小时行驶420千米,8小时行驶480千米??
「2」出示下表,并根据上述内容填表。
「3」边填表边思考:在填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时,使之明确。
①表中有时间和路程两种量。
②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则是60千米,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120千米??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银行综合柜员工作总结
教师点拨:像这样,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
两种相关联的量」
③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提示:请每位同学任选一组相对应的数据,计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
教师问: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都是60或都一样,固定不变等。
教师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板书: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④比值60,实际就是火车的速度。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就是: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我们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2」观察上表,引导学生明确:
①表中有数量「米数」和总价这两种量,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总价随米数的变化情况是:
米数扩大,总价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③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④比值3.1,实际就是这种花布的单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就是:
「3」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知道总价和米数也是两种什么样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为什么?「总价随着米数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米数扩大,总价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4.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初步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确:
①例1中有路程和时间两种量;例2中有米数和总价两种量。即它们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例1中时间变化,路程就随着变化;例2中米数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
教师点拨:像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板书」
③例1中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例2中总价与米数的比的比值一定。概括地讲就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引导、点拨,并补充板书:两种量中」
「3」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两例的共同点: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4」教师指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补充板书:如果这 成正比例的量 正比例关系」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5」看书11、13页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6」教师说明:在例1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7」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8」教师提出:如果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9」教师提出: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教学例3
「1」出示例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2」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由学生讨论解答。
「3」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判断的根据。
教师板书: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所以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成正比例。
6.反馈练习
让学生试做第13页的做一做,并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先想一想成正比例的量要满足哪几个条件?再算出各表相对应数的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列关系式判断。第「3」题不成比例,订正时要学生说明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2题的「1」-「9」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再订正。
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进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篇二: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正比例的量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此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5、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黑板。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体积也不同,高度越高体积越大;高度越低,体积越小。
(2)、出示表格。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立方厘米。
板书:50100150200 ?......?252468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3)、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
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 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1)、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Y?K「一定」 X
(2)、想一想: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举例说明。如:
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